全州县:农业数字化 产业振兴搭上“数智”引擎
时间: 2024-06-03 16:59:39 | 作者: 画册精装
全州县紧扣数字乡村建设工作要点,坚持以“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为目标,充分的发挥数字化对乡村振兴的驱动赋能作用,借力数字技术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向管理科学化、运营市场化转型,不断的提高农业产业抗自然风险和抗市场风险的能力,为群众增收致富提供“智慧”支撑,为产业振兴搭上“数智”引擎。
强化“数智”技术推广,推动特色农业产业“智慧升级”。拟定《2023年全州县数字乡村工作要点》,整合农业、科技、气象、互联网等行业技术资源,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依托新科技、新技术、新品种的引用和推广,推动农业产业智能化发展、规模化发展、品牌化发展。一是“数智”引领培育产业核心区。实施“智慧果园”“智慧田园”示范项目建设,以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为点,以点带面,示范拓展移动物联网在农业生产中的覆盖面,推进农业生产场景窄带物联网部署。目前,毛竹山葡萄产业园、枧塘镇万亩葡萄核心示范区、龙水镇万亩稻鱼综合种养核心示范区等8个产业基地安装了智能监测系统,建立起移动数字大数据平台。二是“数智”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全过程。以全天候信息播报、全时段农技服务作为支持农业生产的重要抓手,构建“气象信息+农业生产信息+农技服务信息”综合服务机制,通过5G“村村通”智慧云广播、农用无人机、气象监测等人工智能设备的集成运用,大幅度的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生产所带来的成本,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助推现代特色农业适度规模发展。今年春季,东山瑶族乡的千亩高山梨园,通过采用无人机授粉、喷施农药,不仅规避了恶劣天气的影响,更节约了近三分之二的人力成本,提升了梨子的品质。三是“数智”助推特色农产品牌化。基于“线上+线下”农产品供需情况,把农业产业与市场需求相连接,持续强化新品种培训和引进,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逐步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今年以来,两河镇“红色果香”万亩桃李示范区通过与农业科研院所合作,改造老旧低产果园1200余亩。毛竹山葡萄种植园、枧塘富硒葡萄种植示范区,改良种植阳光玫瑰、科美、春光和蜜光1300余亩,为提升产业品质,开展品牌化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强化“数智”技术使用,推动特色农业管理“走新路”。以“数智”技术为依托,强化新型农业实用技术人才培育,支撑农业生产新技术的创新和使用,引导壮大新型农业主体,持续推动农业产业精细化管理。一是以“数智课堂”培育实用技术“新农人”。依托“远程课堂”“农技讲堂”等方式,通过“线上+线下”结合、专家“点对点”走田间进村户等现场教学模式,积极培育新农人应用数字信息开展农业生产、管理、经营。今年以来,重点聚焦新品种、新技术、农业标准化、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市场营销等方面知识,举办农业实用技术等短期技能培训60期,开展科技下乡活动30余场次,受训乡土人才4000余人,进一步扩充乡土人才队伍。二是以“数智项目”壮大生产经营“新主体”。印发《全州县奖补扶持新型经营主体发展产业实施方案》《全州县2023年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脱贫户实用技术培养和训练实施方案》,整合资金150余万元实行新型经营主体培训项目和新型经营主体培育项目,通过“线上精品课程+线下实地指导”,培育帮扶农业企业、种植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粮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发展。目前,全县共有2432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其中获得国家级农业合作社示范社9家。三是以“数智装备”开创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模式”。以推进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为突破口,抓稳田园综合体这一着力点,强化科学技术示范、技术引领、产业融合,加快现代农业数字化发展。在枧塘富硒葡萄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的“5G智慧果园”中,6套智慧农业系统对气温水质、土壤墒情等进行智能监测,可7×24小时连续、自动收集信息,对温度、湿度、雨量、光照、作物生长状态等数据来进行全天候实时监测存储,为现代农业新型管理提供“数智”支撑。
强化“数智”技术延伸,推动农产品与市场“产销衔接”。构建“产地+电商+市场”产销链,健全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体系和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网络,积极推动产品信息与市场需求信息“线上”无缝对接,助推优质农产品“走出去”,推动农业产业与市场数字化融合。一是搭建“农+企”共建平台。党支部牵线搭桥,推动农业生产与企业组织产业基地共建,建立农产品“订单式”产销模式,企业安排科技特派员每月定期下乡指导、在线互动视频把脉问诊农作物生产情况、云直播互动交流。如,全州米兰香米粉企业与金堂村党总支达成共建合作,金堂村3000余亩水稻实现订单式种植销售,平均亩产达900斤,平均售价超2元一斤。二是搭建田间冷链仓储平台。紧抓全国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试点县机遇,按照自主建设、定额补助、先建后补的原则,引导全县种养业新型经营主体参与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推动“生产+仓储+销售”的经营模式向纵深发展,提升乡村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截至2022年底,全县先后建成田间仓储保鲜冷链设施56座,库容达6万多立方米,初步形成了“农产品+电商+冷链库”生产销售链的延伸,打通了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从乡村到城市的“最后一公里”,进一步夯实了乡村振兴的基础。三是搭建“1+N”多点式推介销售平台。以“全州购”电商融合体为平台,整合全县新媒体联合会50余家网络公司及网络达人的“流量”资源,策划、包装、宣传、推介全县特色农产品,初步形成了“电商直播+云展销+视频推介”的网络宣传销售模式。目前,针对全州湘山酒、全州金槐茶、全州红油米粉等地理标志和高品质的产品,“全州购”平台做持续性推介销售;对于两河桃李、毛竹山葡萄、枧塘香瓜、东山高山梨等时令果蔬,各新媒体公司及网络达人进行集中式重点宣传,形成1个平台,N点发力的推介销售格局。(蒋述亮)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全州县紧扣数字乡村建设工作要点,坚持以“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为目标,充分的发挥数字化对乡村振兴的驱动赋能作用,借力数字技术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向管理科学化、运营市场化转型,不断的提高农业产业抗自然风险和抗市场风险的能力,为群众增收致富提供“智慧”支撑,为产业振兴搭上“数智”引擎。
强化“数智”技术推广,推动特色农业产业“智慧升级”。拟定《2023年全州县数字乡村工作要点》,整合农业、科技、气象、互联网等行业技术资源,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依托新科技、新技术、新品种的引用和推广,推动农业产业智能化发展、规模化发展、品牌化发展。一是“数智”引领培育产业核心区。实施“智慧果园”“智慧田园”示范项目建设,以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为点,以点带面,示范拓展移动物联网在农业生产中的覆盖面,推进农业生产场景窄带物联网部署。目前,毛竹山葡萄产业园、枧塘镇万亩葡萄核心示范区、龙水镇万亩稻鱼综合种养核心示范区等8个产业基地安装了智能监测系统,建立起移动数字大数据平台。二是“数智”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全过程。以全天候信息播报、全时段农技服务作为支持农业生产的重要抓手,构建“气象信息+农业生产信息+农技服务信息”综合服务机制,通过5G“村村通”智慧云广播、农用无人机、气象监测等人工智能设备的集成运用,大幅度的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生产所带来的成本,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助推现代特色农业适度规模发展。今年春季,东山瑶族乡的千亩高山梨园,通过采用无人机授粉、喷施农药,不仅规避了恶劣天气的影响,更节约了近三分之二的人力成本,提升了梨子的品质。三是“数智”助推特色农产品牌化。基于“线上+线下”农产品供需情况,把农业产业与市场需求相连接,持续强化新品种培训和引进,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逐步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今年以来,两河镇“红色果香”万亩桃李示范区通过与农业科研院所合作,改造老旧低产果园1200余亩。毛竹山葡萄种植园、枧塘富硒葡萄种植示范区,改良种植阳光玫瑰、科美、春光和蜜光1300余亩,为提升产业品质,开展品牌化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强化“数智”技术使用,推动特色农业管理“走新路”。以“数智”技术为依托,强化新型农业实用技术人才培育,支撑农业生产新技术的创新和使用,引导壮大新型农业主体,持续推动农业产业精细化管理。一是以“数智课堂”培育实用技术“新农人”。依托“远程课堂”“农技讲堂”等方式,通过“线上+线下”结合、专家“点对点”走田间进村户等现场教学模式,积极培育新农人应用数字信息开展农业生产、管理、经营。今年以来,重点聚焦新品种、新技术、农业标准化、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市场营销等方面知识,举办农业实用技术等短期技能培训60期,开展科技下乡活动30余场次,受训乡土人才4000余人,进一步扩充乡土人才队伍。二是以“数智项目”壮大生产经营“新主体”。印发《全州县奖补扶持新型经营主体发展产业实施方案》《全州县2023年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脱贫户实用技术培养和训练实施方案》,整合资金150余万元实行新型经营主体培训项目和新型经营主体培育项目,通过“线上精品课程+线下实地指导”,培育帮扶农业企业、种植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粮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发展。目前,全县共有2432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其中获得国家级农业合作社示范社9家。三是以“数智装备”开创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模式”。以推进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为突破口,抓稳田园综合体这一着力点,强化科学技术示范、技术引领、产业融合,加快现代农业数字化发展。在枧塘富硒葡萄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的“5G智慧果园”中,6套智慧农业系统对气温水质、土壤墒情等进行智能监测,可7×24小时连续、自动收集信息,对温度、湿度、雨量、光照、作物生长状态等数据来进行全天候实时监测存储,为现代农业新型管理提供“数智”支撑。
强化“数智”技术延伸,推动农产品与市场“产销衔接”。构建“产地+电商+市场”产销链,健全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体系和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网络,积极推动产品信息与市场需求信息“线上”无缝对接,助推优质农产品“走出去”,推动农业产业与市场数字化融合。一是搭建“农+企”共建平台。党支部牵线搭桥,推动农业生产与企业组织产业基地共建,建立农产品“订单式”产销模式,企业安排科技特派员每月定期下乡指导、在线互动视频把脉问诊农作物生产情况、云直播互动交流。如,全州米兰香米粉企业与金堂村党总支达成共建合作,金堂村3000余亩水稻实现订单式种植销售,平均亩产达900斤,平均售价超2元一斤。二是搭建田间冷链仓储平台。紧抓全国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试点县机遇,按照自主建设、定额补助、先建后补的原则,引导全县种养业新型经营主体参与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推动“生产+仓储+销售”的经营模式向纵深发展,提升乡村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截至2022年底,全县先后建成田间仓储保鲜冷链设施56座,库容达6万多立方米,初步形成了“农产品+电商+冷链库”生产销售链的延伸,打通了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从乡村到城市的“最后一公里”,进一步夯实了乡村振兴的基础。三是搭建“1+N”多点式推介销售平台。以“全州购”电商融合体为平台,整合全县新媒体联合会50余家网络公司及网络达人的“流量”资源,策划、包装、宣传、推介全县特色农产品,初步形成了“电商直播+云展销+视频推介”的网络宣传销售模式。目前,针对全州湘山酒、全州金槐茶、全州红油米粉等地理标志和高品质的产品,“全州购”平台做持续性推介销售;对于两河桃李、毛竹山葡萄、枧塘香瓜、东山高山梨等时令果蔬,各新媒体公司及网络达人进行集中式重点宣传,形成1个平台,N点发力的推介销售格局。(蒋述亮)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分隔线----------------------------